- 技术文章
实验室设计规范与标准
2025-02-20 13:48:07 来源:广东环扬未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设计规范与标准是确保实验室功能、安全性和效率的重要基础。以下是环扬未来整理的实验室设计规范与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设计原则
实验室设计应综合考虑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平面设计,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同时,实验室的设计应满足实验室工作业务流程的优化及日常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二、空间布局
-
室内净高:
- 常规实验室和研究工作室:不设置空气调节时,室内净高不宜低于2.70m;设置空气调节时,不应低于2.40m。
- 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 专用实验室:室内净高应按实验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检修的要求确定。
-
开间与进深:
- 开间:常规实验室标准单元开间由试验台宽度、布置方式及间距决定。实验台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不宜小于6.60m。
- 进深:常规实验室单元进深由实验台长度、通风柜及实验仪器设备布置决定,且不宜小于6.60m;无通风柜时,不宜小于5.70m。
-
门窗设计:
- 门:由1/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10m;由一个及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实验室的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20m,高度不应小于2.10m。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的门洞尺寸应按具体情况确定。实验室的门扇应设观察窗。
- 窗:设置采暖及空气调节的科学实验室建筑,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减少外窗面积。设置空气调节的实验室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性,且宜设置不少于窗面积1/3的可开启窗扇。
-
设备间距:
- 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
- 当靠一侧墙改为布置排毒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另一侧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 由一个标准单元组成的常规实验室,靠两侧墙布置的边实验台与房间中间布置的岛式或半岛式中央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0m。
- 布置排毒柜或实验仪器设备时,其与实验台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
- 实验台的端部与走道墙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三、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
- 功能分区:实验区、办公区、储物区、休息区等应合理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 流线设计:流线应简洁、明确,避免人员和物资的交叉流动。例如,样品流动、废弃物处理、人员流动等应尽量分开,确保工作流程高效且安全。
四、安全与环保
- 防火设计:设计应遵循相关防火规范,设置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紧急喷淋系统等。
- 通风系统:良好的通风系统能有效排除有害气体,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避免有害物质积聚。实验室尤其需要设置局部排风设备(如通风柜、吸排风系统)来处理化学品或气体排放。
- 应急设备: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设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等要合理布置。
- 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隔离设施、标识、警告牌等要清晰明确。
- 废气、废水处理:对于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废气净化、废水处理和废物分类收集设施至关重要。
- 节能设计:选用节能灯具、暖通空调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特殊实验室要求
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功能要求不同,设计时必须根据实验室的具体用途进行合理的规划:
- 化学实验室:需要考虑到化学试剂、气体和火源等的使用,要求有严格的通风系统、储存设施和防火设计。
- 生物实验室:需要设计符合生物安全等级(如BSL-2、BSL-3)的通风系统、生物废物处理设备和个人防护设施。
- 物理实验室:考虑到实验设备的特殊要求,如振动控制、电力需求、温湿度控制等。
- 计算机实验室:需要考虑设备散热、电力供应、网络布线和安全控制等因素。
六、国际与国内标准
为了确保实验室设计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世界各国和地区均制定了相关的设计标准。在中国,实验室的设计需要遵循的主要标准包括:
- 《实验室设计规范》(GB/T 50017-2017)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 《化学实验室设计规范》(GB50028-2006)(针对化学实验室)
- 《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规范》(GB19489-2008)(针对生物实验室)
此外,国际上也存在一系列广泛认可的设计规范,如ISO 14644-1(关于洁净室和相关受控环境的标准)、ANSI/AIHA Z9.5(美国标准,涉及实验室通风、空气质量控制等)以及BS 5726(英国标准,涉及实验室的设施设计与安全要求)等。
上一篇:实验室通风柜排风及补风系统运行及控制要求下一篇:实验室家具设计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