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文章

    9大化学实验室样品前处理新技术

    2024-11-16 10:18:03  来源:广东环扬未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化学实验室样品前处理在分析化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技术进步对分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下是环扬未来总结出九种化学实验室样品前处理新技术:

    一、固相微萃取(SPME)

    固相微萃取通过利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作为后续分析仪器,可实现对多种样品的快速分离分析。通过控制各种萃取参数,可实现对痕量被测组分的高重复性、高准确度的测定。

    二、凝胶渗透色谱(GPC)

    凝胶渗透色谱是液相分配色谱的一种,其分离基础是溶液中溶质分子的体积大小不同。凝胶自动净化技术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原理来净化样品,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医药等样品的分离和净化。

    三、固相萃取(SPE)

    固相萃取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利用固体吸附剂将目标化合物吸附,使之与样品的基体及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脱,从而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回收率和富集倍数高、有机溶剂消耗量低、操作简便快速、费用低等优点,易于实现自动化并可与其它分析仪器联用。

    四、液相微萃取

    液相微萃取的原理是利用待测物在两种不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度和分配比的不同而进行萃取的方法。该技术集萃取、净化、浓缩、预分离于一体,具有萃取效率高、消耗有机溶剂少、快速、灵敏等优点,是一种较环保的萃取方法。

    五、吹扫捕集法

    吹扫捕集法利用待测物的挥发性,直接抽取样品顶空气体进行色谱分析。利用载气尽量吹出样品中的待测物后,用冷冻捕集或吸附剂捕集的方法收集被测物。吹扫捕集技术具有快速、准确、高灵敏度、高富集效率等优点,在食品、饮料、蔬菜、药物等样品的前处理中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六、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是流体界于临界温度及压力时的一种状态,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分离原理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而进行萃取。它克服了传统的索式提取费时费力、回收率低、重现性差、污染严重等弊端,使样品的提取过程更加快速、简便,同时消除了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并可与许多分析检测仪器联用。

    七、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指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等),使样品一侧中的欲分离组分选择性地通过膜,低分子溶质通过膜,大分子溶质被截留,以此来分离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一般膜分离是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的,分离过程瞬间完成,因此具有装置简单、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小、更易于操作和实现系统自动化运行等优点。

    八、热解吸技术

    热解吸是将固体、液体、气体样品或吸附有待测物的吸附管置于热解吸装置中,当装置升温时,挥发性、半挥发性组分从被解吸物中释放出来,通过惰性载气带着待测物进入气相色谱(GC)或气相色谱-质谱(GC-MS)中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当其与气相色谱或质谱联用时,可进行复杂样品的分析测定,应用范围较广。

    九、微波消解法

    微波消解法是一种高效省时的现代制样技术,普遍用于原子光谱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在微波磁场中,被消解样品极性分子快速转动和定向排列,从而产生振动。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消解样品,可以激化化学物质,从而使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大大加强,使样品表层扰动破裂,并不断产生新的与试剂接触的表面,加速了样品的消解。

    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样品前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是现代分析化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留言
    郭冲
    谷瀑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内容声明:谷瀑为第三方平台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谷瀑(含网站、客户端等)所展示的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信息内容系由店铺经营者发布,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店铺经营者负责。谷瀑提醒您购买商品/服务前注意谨慎核实,如您对商品/服务的标题、价格、详情等任何信息有任何疑问的,请在购买前通过谷瀑与店铺经营者沟通确认;谷瀑上存在海量店铺,如您发现店铺内有任何违法/侵权信息,请在谷瀑首页底栏投诉通道进行投诉。
广东环扬未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3760668099 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天安节能科技园2号楼301
Copyright ©2003 - 2025 Goepe.com 版权所有 关于谷瀑 | 服务中心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会员服务 | 隐私声明 | 网站导航